記者來到中原基礎公司施工工地。進入工地記者驚詫不已,看著整潔干凈的施工現場,我們第一反應就是車間“6s”管理,然而置身于工地,6s管理必然難以執行。然而不難看出工地負責人實行的管理制度與6s相通。抱著崇敬的心態,記者見到了工地的負責人也是工地上三一挖掘機與三一履帶吊的擁有者中原基礎公司總經理瞿五弟先生。
平坦的工地地表下有難以解決的施工問題
空曠的建筑工地坐落于黃浦江邊上海高樓大廈之間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上海黃浦江邊,寸土寸金,如此大片的工地沒有被利用一定有特殊的原因。據瞿先生介紹,他也是慕“難“而來。工地看似平坦的地表下面隱藏著40多根深約60m的混凝土樁。混凝土樁是十幾年前建設其它項目建造的,而它們已經很難滿足新項目的需求,因此必須從地下取出。據了解,目前國內拔取混凝土樁的施工工藝可以將30m左右的樁順利拔出,50m以上的深樁拔取技術卻聞所未聞。“之前,已經有兩家公司做過嘗試,但是都以斷樁的結果被逼退出”瞿先生講。
迎難而上用技術、管理、設備挑戰極限
明知已經有兩家公司退出,而且沒有施工先例,我們不禁為瞿先生擔憂。他微笑著講,這不是他第一次做這種事情,“每當公司向新的行業探索,我們都會接一些技術難度較大的項目,我相信項目成功便是公司的新出路。”在交談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經過一個星期的苦戰,中原基礎已經成功拔出了一根超過50m長的“s”型樁。瞿先生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我們有可靠的研發團隊、有精細的管理團隊,更重要的是我有這些大家伙。”他所說的“大家伙”正是三一的挖掘機及履帶吊設備。瞿先生從1996開始從事工程項目施工,以信守承諾、誠摯待人在行業立足,但他強調在這個行業承諾必須要品質過硬的設備做保障。
從使用國產設備、國外二手設備、外資設備再到三一設備,瞿先生經歷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成長的整個周期。隨著事業的不斷壯大,在設備的抉擇過程中他也經歷了一些非常難忘的故事。
90年代國產設備留下的陰影久久揮之不去
瞿先生坦言接觸三一設備時抵觸心理非常強烈,“國產設備曾經傷過我的心”。瞿先生介紹,90年代曾接到一個工程,工程即將完工時,設備卻出現了故障。“修又修不好,拉也拉不走”,這不但影響了業主的工期也令瞿先生信譽受到損傷。瞿先生曾經下定決心不再購買國產設備。而這一斷言直至三一設備的出現才得以終止。瞿先生坦言“從購買國產設備到購買二手外資設備是他事業上的一個轉折,而從購買二手外資設備到購買三一設備則是事業上的重大轉折。”
從拒絕到主動購買三一和其它品牌不同
2009年,瞿先生第一次接觸到三一挖掘機。他至今難忘,“上海三一力好機械有限公司倪經理在一周之內多次來到工地跟我介紹三一的挖掘機產品,最終我被他的真誠打動,試買了一臺三一215挖掘機。”三一挖掘機的穩定性能令瞿先生對三一這家民營企業刮目相看。而三一挖掘機的作業效率卻讓瞿先生感嘆“國產挖掘機的崛起”。但是,真正打動瞿先生繼續購買三一設備的原因還是三一的售后服務。“當時,三一的售后人員幾次來到公司,他們不和我談設備損壞的責任歸誰,他們不在乎是不是下雨刮風,他們過來直接上機器用最快的速度將機器維修好”瞿先生講,“當時我心里就想,三一是民族品牌的希望”。在和三一員工接觸的過程中,瞿先生發現中原基礎和三一有著共同的價值觀。逐漸瞿先生和三一的關系從排斥變為接受然后轉變成信任。2011-2013年瞿先生陸續從上海三一力好機械有限公司購進8臺挖掘機。
進入2012年,當瞿先生要購買履帶吊的時候,他主動找到了三一。他介紹“三一是一家有魅力的公司,他們能通過行動讓你改變觀點。”
“集散式”管理
近幾年來,市場環境變差,然而瞿先生卻講中原基礎并沒有受到很大沖擊。由于獨特的經營方式,中原基礎有效的規避了行業風險。瞿先生介紹,他對公司實行“集散式”管理。他形象的介紹他的施工隊伍是由“主力軍”+“游擊隊”組成。所謂主力軍即瞿先生現在擁有的8臺挖掘機設備和1臺履帶起重機,而游擊隊則是他們的合作單位。當中原基礎承接到大型工程項目他們會召集所有合作單位的設備與自己的設備共同完成工程項目;在沒有項目的時候合作單位則“各自為政”。這種經營模式將中原基礎的經營風險降到了最低。
談及未來規劃,瞿先生信心滿滿。他講中原基礎繼續深挖樁基、維護、頂管、土方等傳統市場。同時,中原基礎會適應市場需求承接一些技術難度比較大的特殊工程施工。他介紹中原基礎會步步為營,讓每一個承接的項目都打上“認真烙印”。獨特的經營方式加之其對創新、技術的持續追求,相信中原基礎市場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