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是對各類用于工程建設的施工機械的總稱,廣泛用于建筑、水利、電力、道路、礦山、港口和國防等工程領域。工程機械再制造是以廢舊工程機械產品為對象,用先進技術將廢舊的工程機械設備進行徹底拆解翻修,生產出完全等同于新產品性能和質量的再制造產品,從而達到高效的二次利用。一個完整的工程機械再制造工藝流程大致可劃分為五個階段:
(一)工程機械拆解
工程機械的拆解,即將工程機械裝置的單元機構拆卸成單一的零部件。拆解作為工程機械再制造的頭道工序,直接影響再制造的加工效率和舊件再利用率。傳統的拆解方法缺乏科學和綜合評估,盲目性和隨意性大,造成拆解過程耗時、耗能、耗力,效果不佳。目前比較科學的方法是根據拆解對象的設計圖紙及裝配工藝,結合相對應的拆解工具和拆解方法,應用高效無損拆解技術和分類回收技術,可有效提高廢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率,達到無損、高效、節能的目的,提高工程機械再制造企業的規模化和自動化水平。
(二)工程機械零部件清洗
工程機械廢舊零部件的清洗工作是工程機械再制造過程的重要環節。在使用過程中零部件會產生各種污垢,如外表面沾染灰塵、油泥,漆層的老化變質,機械潤滑及燃油系統殘留的潤滑油和燃油污垢,金屬表面產生的腐蝕物等。因此,將已拆卸的零部件進行清洗很有必要。通常使用烘焙爐進行保溫烘焙、表面拋丸、噴砂、高壓水射流、超聲波等的清理技術可實現無損清洗,同時可減少清洗過程中的環境影響,避免二次污染。目前,國外先進再制造企業已能做到清洗物理化(完全取消化學清洗),拆洗水平已完全達到零排放。應用無污染、高效率、適用范圍廣、對零件無損害的自動化超聲清洗技術、熱膨脹不變形高溫除垢技術、無損噴丸清洗技術與設備,可以顯著提高再制造生產過程的排污標準。
(三)工程機械零部件的檢測和壽命評估
工程機械再制造的壽命評估包含兩方面內容:(1)廢舊零件的剩余壽命評估,將金屬磁記憶技術用于廢舊零件的剩余壽命評估的探索研究。(2)再制造零件(即再制造之后的零件)的服役壽命預測。
多年來,在多種無損檢測技術方面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1)無損檢測裝置(發動機零件檢測裝置、特殊管道檢測機器人,等);(2)零件表面缺陷檢測(視頻、渦流、磁記憶、表面波超聲等);(3)零件內部缺陷檢測(超聲等);(4)零件殘余應力測定分析(x射線、金屬磁記憶、超聲,等);(5)再制造零件服役過程狀態監測(聲發射等);(6)廢舊零件損傷程度檢測評估理論與方法;(7)再制造涂層質量無損評價理論和方法。
(四)工程機械零部件的修復和再制造
工程機械零部件的修復和再制造是工程機械再制造的核心階段,將廢舊零部件進行修復和再制造,并進行相關的測試、升級,使其性能能夠滿足使用要求。表面工程技術(包括納米表面工程技術和自動化表面工程技術)是工程機械再制造的核心關鍵技術。納米技術是21世紀的三大高新技術之一(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機械再制造過程是產業化、批量化的生產加工過程。為了更好地適應再制造的產業化要求,表面工程技術必須從手工操作發展到自動化操作。
(五)工程機械零部件的組裝
第五個階段是將維修好的零部件進行重新組裝。一旦發現裝配過程中出現不匹配的現象,還需進行二次優化的過程。裝配好的產品要經過測試、檢驗,確保質量達到實用標準。
【推薦】
【分析】混凝土防凍劑在冬期施工中的應
【業界】2016年中國商混年會開幕 中聯
【資訊】11月近2000億鐵路項目獲批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