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劉飛香代表:繪好有“湖南個性”的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
劉飛香代表:繪好有“湖南個性”的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新的一年湖南要繼續壯大實體經濟,引導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2017年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深化之年和中國制造2025強力推進之年,湖南制造業面臨著向智能制造轉型的重任。今天,湖南省人大代表、鐵建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湖南結合已有的優勢產業和核心優勢企業,出臺自己的智能制造指導綱領,引導企業科學迎接智能制造轉型浪潮。
2017年,中國將鋪開智能制造試點的全面示范推廣,面對這一形勢湖南各大企業“表情”豐富,有人摩拳擦掌,有人靜待時變,還有不少企業持悲觀態度。
劉飛香認為,要實現智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代工“貼牌”企業向品牌企業轉變,湖南必須推進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可以用制造技術和制造系統轉型升級上的“數字化”來概括,企業要以積極心態應對這一不可逆的發展潮流。“制造業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瞄準讓產品更具競爭力、客戶更加滿意和財務運行更加健康這樣的實際發展指標穩步摸索。”劉飛香說。
鐵建重工生產的盾構機是非標產品,個性化定制要求極高。結合這一特點,過去兩年間,鐵建重工加速推進了產品運行、研發設計、客戶服務和公司管理上的數字化轉型。如今,鐵建重工每一臺盾構機生產前已經在計算機內進行了施工難度模擬,工程師身在湖南便能對新疆的盾構機運行情況了如指掌,工作人員為鑿巖臺車輸入指令之后甚至可以悠閑地喝茶小憩,等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更重要的是謹慎選擇數字化轉型的時機和方式。我們在轉型途中生怕走錯彎路,花了3年才開始上馬智能制造轉型項目。而不少企業動輒花費上千萬甚至上億元進行數字化轉型,不僅成果寥寥,而且耽誤了寶貴的發展時機。”
劉飛香表示,各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容易盲目發力,不僅企業個體發展受挫,也容易出現相關產業內產能過剩等問題,這與供給側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湖南實體經濟占比高,裝備制造業和科研院校實力雄厚,建議加快出臺具有湖南“個性”的中國制造2025綱領,積極打造中國智能制造轉型的示范基地。在這一過程中結合湖南自有的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進行引導,形成智能制造轉型的示范效應,幫助全省制造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走得更科學、更穩當。
2016年,鐵建重工占據了全國盾構機市場50%以上的份額,長沙產業園實現總產值65億元,凈利潤過12億元。目前,鐵建重工還在長沙建設第二產業園,其中高端地下裝備制造項目將成為湖南智造的一個全新范例。
【推薦】
【行業】工程機械再制造的“虛火”,如
【淺析】混凝土強度等級選用的學問,做
【企業】中聯重科2017新品首度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