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譚旭光以“愛拼才會贏——我的青年時代”為主題,向濰柴廣大青年員工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
譚旭光以“愛拼才會贏——我的青年時代”為主題,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
20年的青春激情,十幾個跌宕起伏的親身經歷,濃縮到3個小時,譚旭光娓娓道來。這是長者對后生的教誨,也像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現場70次掌聲,傳遞的是青春激情。
要做就爭第一
要做就爭第一,這是譚旭光一生的追求。
譚旭光
從工人起步,到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第一屆工業企業管理班第一名,到創建全國優秀青年之家,再到從零開拓濰柴外貿業務……譚旭光20年的青春歲月,就是敢為人先、永爭第一的20年。
從工人起步——年齡最小、心眼最少、干活最實在
70年代的濰柴
1977年,譚旭光高中畢業進入濰坊柴油機廠,那年他還不到16歲。入廠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產品實驗室當工人,參與了國家的8V160坦克發動機項目的研制。
從機械制圖學起,譚旭光每天6點半到單位,為師傅打水、泡茶,然后投入一天的工作。16歲的他,在班組里年齡最小、心眼最少,干活也最實在。“有些人只要師傅不在就偷懶開小差,師傅一來就假裝一副很認真干活的樣子。”譚旭光從來不屑于這樣做。他說,最笨的學習方法是肯干,最智慧的人也是肯干。
“當工人的十年是我人生中難得的產品學習機會,這段時間我系統學習了柴油機知識,這對我后來的事業十分受益。”譚旭光對青年員工說,大學生一進企業不要光想著坐在辦公室里,車間的學習和磨煉將受益終身。
一天當兩天半干——從旁聽生到全班第一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當時的青年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年代,各種思潮、觀念噴涌而出,有思想有抱負的青年人十分活躍。《在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歌聲,伴隨著譚旭光一代青年的成長。
這個時期的譚旭光對文化知識如饑似渴,十年動蕩浩劫,讓他深感知識的重要性。“一天當兩天半干,我白天學技術,晚上學文化課,從初中到高中的課程,我用一年的時間,從頭學習了一遍。”
身邊的同事十分不解:學習物理、數學,對工作有什么用?譚旭光絲毫不受干擾,他知道他已經和很多同時代的青年拉開了距離。
為了充電,他決定報考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很遺憾,他沒有考上,只能以旁聽生的身份學習。那時候的他是半脫產學習,既是一名一線工人,又擔任濰柴技術中心的團支部書記,還得騰出時間學習,非常辛苦。
這時的譚旭光對政治經濟學、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學習鉆研。系統學習的大學課程,啟蒙了譚旭光的智慧和能力。作為一名旁聽生,他最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
遇到挫折,有韌勁,迅速調整,愈挫愈勇
1982年,譚旭光擔任濰柴技術中心的團支部書記。回憶起這段時光,譚旭光稱之為“我人生的第一個小高潮”。
1982年,譚旭光擔任技術團支部書記
在譚旭光的帶領之下,基層共青團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他帶領青年業余維修柴油機搞創收,掙錢建青年之家,成為當時一大“發明”。
1986年月5月,譚旭光領導的團支部被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青年之家”。榮譽接踵而來,讓年輕的譚旭光十分高興、驕傲。
第一次挫折之后:開啟了濰柴“走出去”的第一步
1987年6月,自信滿滿的譚旭光決定競聘團委副書記。沒想到,志在必得的他失敗了。這是譚旭光人生的第一次挫折。挫敗感讓他一度迷茫。未來的路在哪里?
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了濰柴外貿科,拋開過去的榮譽,一切從零開始,重新出發。
能夠從低迷中重新站起來,能夠耐住寂寞,從頭開始,對于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譚旭光的眼光和魄力開始嶄露頭角。
80年代廣交會濰柴展位
到了外貿科,譚旭光第一次參加了廣交會。初出茅廬的譚旭光一進廣交會,就發現了問題:為什么我們不能有一個攤位?面對一名新人提出的建議,當時的處長給了譚旭光當頭一棒:小青年懂什么?弄個攤位誰會理你!
但是譚旭光并不放棄,他又找到了分管外貿的副廠長。副廠長說:如果你能申請下來,我就支持你。當時機械外貿屬于國家專營,企業沒有自主權。譚旭光就一趟一趟跑北京,終于爭取到了設立展位的資格。1988年濰柴第一次在廣交會成功設立獨立展位。
1988年5月,在譚旭光的努力下,濰柴被國家批準為全國第六批機電產品擴大外貿自主權企業,真正開啟了濰柴“走出去”的第一步。
第二次挫折之后:創造了濰柴海外市場銷售1年增長10倍的奇跡
1988年,濰柴銷售體制改革,推行業務經理制。譚旭光再次滿懷信心,但沒被提拔。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挫折。
“我心里不服啊!但不服帶來的是動力,而不是喪氣。”對外貿易的歷練讓譚旭光腳步越邁越大、視野越來越開闊,他又創新性地提出:把濰柴服務做到海外,用服務開拓海外市場。
90年代,譚旭光帶隊常駐印尼
作為濰柴第一代外貿人,1991年譚旭光在印尼市場創下了1年增長10倍的奇跡。回國后,濰柴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和事跡報告會,歡迎譚旭光凱旋。
“打著紅旗出去,扛著紅旗回來。”譚旭光做到了。這也是濰柴第一次對個人舉行這么高規格的表彰。
那一年,譚旭光走遍了印尼所有島嶼。“去過最荒涼的小島,鉆過最深的船艙,什么苦活臟活都干了。”
始終充滿激情,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從1977年入職到1998年的20年,無論是在共青團還是進出口公司;無論是當一名普通工人,還是出任領導干部,譚旭光始終充滿激情。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2002年,譚旭光董事長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黃河大合唱》交響樂
6000萬美元——中國機械行業出口創匯的一面旗幟
1992年,濰柴進出口公司正式成立,31歲的譚旭光是第一任總經理。當時濰柴的中層干部多是在50歲左右。年輕的他成為了濰柴最新鮮的血液、最富激情的改革動力。
1996年7月2日,濰柴與緬甸工業部長簽署合作備忘錄
站在進出口公司的舞臺上,他的心也越來越大。腦子活、腿腳勤的譚旭光很快成為中國機械出口領域的“一哥”。
1997年濰柴進出口公司完成貿易額6000萬美元,出口創匯4000萬美元,濰柴成為了機械行業出口創匯的一面旗幟。整個東南亞市場,都知道譚旭光。時任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還親自到濰柴駐印尼辦事處視察。
40分鐘鼓掌13次——8天醞釀出“約法三章”
1996-1998年,國家經濟大幅下行,外部經濟環境日益惡劣,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到來,重創了濰柴進出口貿易。1998年,濰柴瀕臨破產。譚旭光再一次走到人生選擇的關口。
“有很多外資企業、外貿企業來挖我,但我依然堅信濰柴不會倒閉。”企業臨危之際,譚旭光被推上了廠長的位置。
在譚旭光就職之前,濰柴已經連續6個月發不下工資了,人心十分混亂。賣不出去產品,工人無事可做。
濰柴召開管理干部班組長會議
1998年6月27日,濰柴召開管理干部班組長會議。會上,宣布了“約法三章”,開啟了濰柴發展的新篇章。
譚旭光深知濰柴走到這一步,根源既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更是領導層出了問題。從任命談話到就職演說,譚旭光用8天的時間醞釀出了《約法三章》:
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當太平官;撲下身子,真抓實干,為企業干實事,為職工辦好事;以身作則,清正廉潔,要求職工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不允許職工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鄭重提出了《約法三章》
1998年6月27日,譚旭光在就職演說中,鄭重提出了《約法三章》。譚旭光的激情活力和改革決心,給低迷的濰柴人注入了新希望,40分鐘演說贏得了全場13次熱烈的掌聲!
1998年以后,濰柴正式進入“譚旭光時代”,也開啟了濰柴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推薦】
【創新】重大突破,國內最大懸臂式縱軸掘進機成功下線,徐工又增添一個NO.1
【資訊】中國建材:正討論上市公司整合方案 重點整合水泥業務
【市場】三一重工凈利潤同比增740.95%,工程機械行業"暖風"吹起?
【分析】攪拌站每方砼的成本精確算法,以后不用著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