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_人_综合_亚洲_国产绿巨人,精品在线视频亚洲小说,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砼聞天下 » 正文
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望、聞、問、切”,值得收藏!
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望、聞、問、切”,值得收藏!
來源:砼商網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Oct 5, 2021 閱讀次數:546 收藏 打印 

在現今的混凝土行業中,由于部分原材料供貨商質量意識淡薄和缺乏誠信以及資源的匱乏等原因,造成原材料質量不穩定,并由此帶來混凝土質量不穩定。在來不及進行試驗檢測和試配調整的情況下,施工一線的工程師們應該如何作為,進而最大可能地保證混凝土質量?這是一個似乎“不便于”討論,但又客觀存在、經常發生、急需解決的問題。




力求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中醫”


小編認為,在沒有條件進行精確的試驗驗證的情況下,工程師們應有能力通過觀感對已發生的變化做出準確的判斷,并對配合比作出適當調整,以適應這種變化,就像中醫一樣,對病人“望、聞、問、切”后便能開出藥方。


混凝土也是如此,不同的工程,混凝土服役的環境不同,受力特點不同,原材料質量不同,施工方法不同,操作工人不同,所以,混凝土的配方也不能相同。沒有完全一樣的工程,也就沒有完全一樣的配合比,否則,國家只需頒布配合比速查表,大家查表使用,而無需進行配合比設計。


研究手段的相似性。中醫在診斷病情時采用的手段是“望、聞、問、切”。一個經驗豐富的混凝土材料工程師,可以使用“看、問、聽劃、摸、捻、抹”等簡易快捷的手段感知混凝土質量,二者都不借助于檢測儀器,快速做出判斷并及時處置。




用變化的眼光看待混凝土


我們不能希望一個配合比通過試驗室試配和現場驗證后使用一個月,甚至一年,這是不符合邏輯的。筆者的體會是,一個配合比能使用三天就很意外了,如果我們力求完美,一個工班幾次調整配合比是常有的事,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波動太大。例如砂子,即便是質量還算穩定的河砂,連續10車質量基本穩定便是奇跡,裝載機上料的時候,連續三鏟,鏟鏟不一樣的情況也不鮮見。


原材料質量的波動引起混凝土質量的波動后果不可小視。商品混凝土行業情況可能要好一些,因為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采用罐車運輸,是幾盤料混為一車,混凝土質量的波動有個沖銷的機會,且由于運輸罐車有攪拌的功能,混凝土的質量偏差可以方便地進行調整。但若是使用吊斗運輸的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情況就嚴重了,特別是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由于減水劑用量較大,原材料含水量不大的變化就會引起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幅度波動,造成混凝土干硬無法振搗密實或者嚴重離析泌水的后果。以上提到的僅僅是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波動,原材料波動當然還會引起耐久性和力學性能的波動,這里不做具體討論。



如何“望、聞、問、切”


“望”就是觀察,是混凝土質量控制四個手段中獲取信息量最大的一個。


“望”要從原材料質量檢查開始,例如若粉煤灰顏色過深則燒失量很有可能超標,砂子聚集成團則含泥量可能超標等等。


在混凝土拌和階段,“望”的主要任務是觀察混凝土在攪拌筒里的運動狀態、看電流表。對低流動性的混凝土,若攪拌機葉片將混凝土“犁”起較高且散成多塊,筒壁無泌漿,則坍落度偏小,反之則偏大;對高流動性的混凝土,若攪拌機葉片將混凝土“帶”起的高度較大,混凝土在攪拌筒內蕩漾的幅度較小,筒壁附近泌漿區的寬度較小,則坍落度偏小,反之則偏大。攪拌混凝土時,攪拌機的電流強度與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切相關,電流強度大,說明坍落度小,電流強度小,說明坍落度大,此時若能確定原材料質量無變化,攪拌機稱量系統數據可靠,則可斷定混凝土坍落度的變化是砂石料含水率波動引起的,我們可以直接根據電流強度的變化調整用水量,為澆注現場提供工作性穩定的混凝土。




 “聞”在中醫里指聞氣味,在混凝土質量控制中,小編還沒有聞氣味的經驗,這里我們可以通感地指利用面部來感知混凝土的溫度。


原材料質量檢查階段,“聞”在感知水泥溫度上頗為有效。水泥到場后不要立即泵入儲存罐,工程師應揭開罐車頂蓋,用面部感知水泥是否過熱,有經驗的工程師對水泥溫度的估計,誤差能達到5℃以內。若水泥溫度過高,可采取降溫待用,或采取新抽地下涼水拌制混凝土等措施減弱其不良影響。


在混凝土拌和階段,“聞”的意義在于感知混凝土拌和時的溫度。混凝土拌和時,打開攪拌機觀察孔,用面部感知混凝土溫度。在冬季,我們關心入模溫度是否過低;在夏季,我們關心入模溫度是否過高。通過對混凝土溫度的簡單判斷,我們可以立即采取對原材料加溫或降溫、調整熱養護制度等應對措施。


混凝土脫模后,“聞”的工作是感知混凝土構件的溫度,從而決定能不能立即撒水養護,是否需要繼續覆蓋保溫,這對避免構件因溫度應力而開裂意義重大。


“問”是詢問,指向工人和其他人員了解施工現場的發現。在施工過程中,身處一線的操作工人對混凝土的表現有切身的感受,就像病人對自己身體的感受一樣,因此,他們的描述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切”在中醫中指摸脈搏,這里指用手捻、用鍬拌、用抹刀抹等動手方式了解混凝土的質量。


“切”對了解粉煤灰的質量很有效。抓一把粉煤灰,先用“望”的手段判斷燒失量,然后用手捻,感知粉煤灰的細膩程度,可粗判其細度是否合格。沒有經驗的工程師可以先做個估計,然后進行檢測,將估計值和和檢測結果進行比對,幾次訓練就可掌握這門技巧。


在混凝土澆注階段,“切”的主要手段是用手捏,用鍬拌,用抹刀抹,主要目的是了解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粘度等各項工作性能。如抓起一把混凝土,用手揉捏一下,可了解砂漿是否飽滿,砂率是否適中,進而判斷混凝土離析和泌水的可能性;用鍬翻拌混凝土,可以了解混凝土的粘度;用抹刀在混凝土表面試抹幾下,了解混凝土是否便于抹平收光。通過“切”的“診斷”,混凝土的工作性表露無遺,相比坍落度試驗,既方便,又全面。


在混凝土脫模后,“切”主要是指用手撫摸混凝土表面,配合“聞”判斷混凝土的脫模溫度,若溫度過高,則應延長降溫時間,避免混凝土因急冷而開裂。




如何調整混凝土質量


用“望、聞、問、切”的手段了解原材料和混凝土質量后,便可以用中醫常用的“整體論”的思想方法調整混凝土質量,這里舉個例子說明。


例:某預制構件工程,混凝土強度等級C65,坍落度180mm,使用5mm~10mm和10mm~20mm兩級配石灰巖碎石,要求碎石必須水洗,以降低含泥量(實際主要是石粉)。冬季霜凍期,水洗碎石無法操作,偶有幾車5mm~10mm碎石石粉含量很高,若測含泥量,估計在2.5%左右。另外,本工程每方混凝土5mm~10mm碎石用量為320kg 。


綜合分析并處置:許多人持一種“活性”至上的觀點,認為粉狀材料必須要有活性,否則是有害的。事實上我們沒有必要一味強調“活性”,我們不妨把石粉理解成一種微骨料,其中較粗的顆粒可填充砂粒間的空隙,較細的顆粒可填充水泥間的空隙,適量的石粉對改善混凝土材料的級配是有益的;細粒的石粉還可以為水泥水化的產物提供晶核,加速水化產物從水溶液中析出凝結,從而促進水泥的水化;何況石灰石粉末也不完全是“惰性”的,它可以參與化學反應,生成水化碳鋁酸鹽。可見,適量的石粉對混凝土質量有正面的影響。本工程碎石帶入的粒徑小于80um的石粉約8kg,數量較小,負面影響可忽略。但引入8kg的粉料會使混凝土坍落度稍有下降,粘度稍有上升,因此工程師通知攪拌站每方混凝土加水2kg。做出這種調整后混凝土坍落度略有上升,粘度略有下降、保水性等無明顯變化,后來發現28d的抗壓強度也無異常,說明工程師的處置很恰當。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小編在此介紹不使用儀器檢測的方法判斷質量,不經試配就進行配合比調整,不是為了鼓吹經驗至上,否定儀器檢測和試驗室試配的必要性,而是建議大家正視施工現場復雜多變的現實和不良條件,積極積累經驗,綜合地判斷各種變化因素對混凝土質量造成的影響,以便及時采取措施,盡最大可能保證混凝土質量,這比那些奉行“鴕鳥政策”,回避現實的態度要積極得多

  

推薦圖文更多+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