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企業扎堆成立。在負有對接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預期之下,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以開拓行業的空間。但是,目前這塊“新高地”也面臨瓶頸限制和業務類型分化,其步入與國際同等競爭軌道尚需時日。
租賃行業仍處“藍海”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藍皮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融資租賃公司達到1026家,融資租賃行業注冊資金達3060億元,同比分別增83.2%和61.9%;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達21000億元,同比增35.5%。
中國國際商會租賃委員會主席楊海田表示,去年底,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相關規定,售后回租等業務繼續實行差額納稅的政策,這也使融資租賃業發展重新步入了正常軌道。目前國內航空租賃、機械裝備租賃已經超越美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預計2016年底將成為世界融資租賃第一大國。
從租賃業的發展情況看,除了航空和機械裝備外,業內公司正在越來越多地與船舶、公共基礎設施等各方面實體產業進行對接,并逐步發展出差異化的格局。即使在同一大類的租賃業務下,不同的公司業務也呈現出分化態勢。如航空租賃業務中,一些公司以大飛機業務為重點,而另有公司以公務機為核心板塊。
多位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目前融資租賃業的發展來看,多個板塊業務仍是“藍海”,競爭遠未達到充分或飽和的狀態。一些企業之間為了更好地利用客戶資源,還嘗試進行“聯合租賃”。某融資租賃企業高層表示,雖然這樣的模式不能算作融資租賃的一個類型,但也是在進行有限的創新。
行業掣肘有待化解
在融資租賃業正在尋求發展空間的同時,一些對部分機構涉嫌“影子銀行”的做法也受到關注。機構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融資租賃業務規范開展,需要有“真租賃”作為支撐,即有真正的租賃物進入操作環節,融資款項圍繞租賃物進行流通。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融資租賃業分化的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兩個領域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界對行業理解的混淆,目前二者在公司信息方面尚未形成數據共享。相對而言,具有銀行背景的金融租賃公司在風控等諸多方面受到相應母行的影響,業務操作較為規范。而融資租賃公司因為數量龐大,受制于個別行業規模和競爭環境,發展上也被制約。加之融資租賃行業本身面臨的瓶頸限制和業務類型分化,其步入與國際同等競爭軌道尚需時日。
監管層人士也在多處公開場合對融資租賃行業面臨的問題作出說明。目前,融資租賃在法律、監管、財務、稅收等四個方面都在進行制度完善,但整體上仍滯后于行業實操需求。而上述四個方面中,稅收被較多的業內公司所提及。由于行業業務板塊分化,造成實際對接的租賃物處于不同的稅收政策環境中,相應的發票開具、風險控制、流通成本都有較大差別。特別是二手設備的租賃處置,因為較難提供有效的票據作為抵扣稅項證明,所以限制了設備的繼續流通。業內人士認為,財稅政策的滯后,本就產能過剩的工程機械行業在后端缺乏快速處理二手產品的能力,客觀上造成了新機、舊機共同積壓,理應作為周轉“潤滑劑”的融資租賃業務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在就上述“四支柱”進行研究和制度完善的過程中,監管層也在積極調研和協調業內的機構,嘗試為行業拓展空間,如考慮借助城鎮化概念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租賃、借助“走出去”機會扶持國內海工裝備制造業、借助自貿區政策推動飛機租賃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