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_人_综合_亚洲_国产绿巨人,精品在线视频亚洲小说,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行業分析 » 正文
陳潤余:以危機意識應對混凝土機械產能過剩
來源:砼商網 作者:小靜 發布日期:Dec 26, 2014 閱讀次數:1634 收藏 打印 
“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應有危機意識和風險意識才能無往不勝,尤其是在當前混凝土機械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必須要有危機感或壓力感。”前不久,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混凝土機械分會名譽會長陳潤余表示,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當前混凝土機械行業面臨的危機與壓力,并就如何應對產能過剩這一行業頑疾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產能過剩呼喚轉型升級
  2013年,全世界水泥產量約40億噸,亞洲占總產量的79.4%。其中,中國24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8%。水泥行業的一些專家曾預測,到2016年中國的預拌混凝土可達到30億立方米。“從這組數字不難看出,中國市場、亞洲市場是我們混凝土機械的主戰場。”陳潤余說,“美洲、歐洲、非洲僅占20%,只有大企業才能力及,為此中小企業應立足中國、亞洲市場。”
  陳潤余認為,盡管市場如此龐大,但中國混凝土機械企業,90%以上產能過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必將引起新一輪市場惡性競爭及壓力,對此,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應高度重視。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混凝土標號分別是C20、C30,這種混凝土的特點是強度低,水泥用量大,1立方米混凝土用350~450千克水泥,1噸水泥也就生產2~2.5立方米混凝土,這也是中國水泥用量每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如果用高標號的混凝土,如C60、C80、C100,則可大大節約水泥用量。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全國曾經掀起過二次攪拌、裹砂、裹石、凈漿法熱潮,并獲得良好的效果,但沒有推廣開。就目前而言,盡管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成本高一些,但強度大大提高,水泥用量銳減,砂、石用量減少,同樣強度體積大大降低,這也是當前節能減排的重要方法之一。 
  此外,新標準的執行,也是企業升級換代的一種表現形式。 
  2014年4月16日,住建部發布了一個新的行業標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編號為JGJ/T328—2014,自2014年10月1日開始實施。該標準的控制要求包括:原材料、生產的廢水廢漿、廢棄混凝土、噪聲、生產性粉塵、運輸管理、職業健康安全。 
  陳潤余說:“這個標準既對攪拌站的生產商有要求,又對使用商的混凝土生產企業有要求,難度相當大,所以對我們行業是一次嚴格的檢驗,如果達不到以上前三條要求,這個企業就岌岌可危了。” 
  除此之外,混凝土車輛遠程調度管理系統的應用,這也是混凝土機械轉型升級的主要內容。該系統采用先進的混凝土車輛(攪拌車泵車車載泵等)信息管理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并結合先進的GPS全球定位(北斗也可以)技術,GSM全球移動通訊技術、GIS全球地理信息處理系統。不僅可以動態查詢車輛在行駛或靜止狀態下準確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還能準確地識別各種工作狀態(待命、任務、重車、卸料、空車、檢修),完成用戶所有車輛的調度和管理。 
  建立人才引入機制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發展主潮流,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80%~90%的人只懂機械液壓、電器工藝、焊接等,高智能化、數字化的人才不到5%,這是企業的致命傷之一。
  在留住人才方面,國外不少企業家提出職工第一,用戶第一的企業文化理念,提供更多的資金和優厚的環境讓他們有用武之地,和發展和提升的空間,讓他們無后顧之憂。特別是貢獻大的人,保證有優厚待遇。陳潤余建議,國內企業要留住人才不妨借鑒一些國外企業的成功經驗,讓所有員工按貢獻參股,這樣職工才能同舟共濟,追求共同發展目標。
  在想方設法留住人才的同時,陳潤余也非常反感連鍋端的挖人惡行。在這方面,混凝土機械制造行業是重災區。他提倡人員自由流動,但也反對跟風上項目好的行業;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外資品牌壟斷的行業,在收復失地的同時,既可以公開招聘,也可以自己培養或者到國外去招聘有用的人才。
  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任何一個企業的產能過剩,必須要通過產品更新換代來解決,這就要加大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力度。”陳潤余說,“中國的混凝土機械目前是世界老大但不是最強;有改進、提高,但沒有突破性的技術成果。有人說中國有最長的101米臂架泵車,有能打到630多米的高壓混凝土泵,這種提高沒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誰仿造一下都能達到,所以中國是一個創新落后的國家。”
  這一論斷似乎也可以從國際上創新型國家的排列順序來得到佐證。2012~2013年,世界創新型企業數量最多的是美國47家,排在首位,其次是日本25家、法國13家、韓國7家、瑞典3家、瑞士3家、德國1家。美國為什么強大?回答很簡單:科技是后盾。
  陳潤余認為,一個企業要實行創新,關鍵在于企業家。例如,三一重工做適用于農村鄉鎮的k8混凝土機械;中聯重科大手筆投入,研制制砂機、環保站、干粉砂漿上下游的產品等創新行為都凝結了企業家的智慧和魄力。
  目前,在混凝土機械行業,突破制砂機技術瓶頸是當務之急。盡管南方路機、中聯重科、徐工集團已有相關產品供應市場,但技術上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而國外只允許把產品賣給中國,技術上是絕對封鎖的。據了解,我國2013年用砂量達100億噸,產值達3000億元,有專家估計,到2015年全球機制砂用量達483億噸,中國機制砂,需要量達200億噸。不僅建筑業、公路、鐵路需要用砂,包括頁巖油也需要用砂。美國打一口油井要用700噸砂,可以預計,今后機制砂的用量是相當可觀的,這也是我國相關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一個重要領域。
  “雖然企業家在一個企業的自主創新中占有主導位置,但綜合來看一個企業的創新光靠企業家一個人也是不行的,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創新機制和制度安排。要保證創新者獲得創新應有的回報,企業文化要保證既褒獎成功,又需鼓勵一定的冒險并包容失敗,讓科技人員爭先恐后去爭取項目。在這一點上徐工、中聯、三一都有好的經驗,好的結果。”陳潤余總結道。  

該信息出自砼商網http://jgjinianc.com
  

推薦圖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