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的融資租賃企業高管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融資租賃行業出現新考驗,一些工程機械廠商的銷售較往年有大幅滑坡,資產質量下降,一些區域資產質量出現明顯問題,重點行業如風電設備加工行業、光伏行業等風險加大。
工程機械融資租賃體系亟待完善
資深融資租賃專家、廣州越秀融資租賃公司總經理程東躍用“喜憂參半”概括了他的觀點。在融資租賃公司成立熱潮中,不少上市公司參與其中。一些企業仍然將融資租賃當做“高利貸”看待,盡管有資金、需要設備的企業很多,但是真正能夠接受融資租賃這一形式的并不是很多,進而形成客戶少、融資租賃公司多、業務競爭激烈的現狀。那些沒有財團支持,沒有商業銀行、廠商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必將迅速陷入資金困難、業務難以做大的窘境。大多數融資租賃公司從銀行獲得資金,如果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的目的既不是為了銷售企業產品,也不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而只是當做圈錢的途徑,就很難獲得銀行資金支持。
專家認為,融資租賃的發展離不開健全規范的法制、經營環境。目前融資租賃監管、稅收、會計、法律四大支柱并未完全厘清,多頭監管的現實存在、租賃物登記問題依然如故、善意第三人取得問題的困擾,都需要從更高的層面來解決。在這種情況下,眾多的融資租賃公司蜂擁成立很難判斷是喜是憂。
國銀租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租賃業的快速發展,同質化嚴重的融資租賃未來或遇到瓶頸,而專業水平、風險把控能力要求更高的經營租賃業務未來發展空間更大,也是行業發展趨勢之一。未來經營租賃更要注重對資產風險和價值的管理。
市場火爆時期,融資租賃業務是市場的催化劑,他可以令廠家與客戶迅速成交,規避風險。然而,在工程機械終端市場下滑的現實下,指望融資租賃或是其他按揭銷售等方式化解產能過剩恐怕不可實現。融資租賃不是什么靈丹妙藥,對于工程機械市場而言,租賃業是一個衍生出來的產業,自身與工程機械榮辱與共,休戚相關。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關于中國工程機械的融資租賃市場的看法時談到,“我覺得融資租賃市場是國際上通用的一個促進市場銷售的方法,但是同時又能保護股東利益,支持客戶盈利的一種行為,但是它是建立在市場終端可靠的基礎上。我認為這種方式,最終是建立在市場終端上,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賣出去的產品,無論客戶從事哪一個行業,只要設備在工作,客戶就能還錢,但是如果沒有終端市場需求了,沒有工程項目,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最終融資租賃與產能不會有太多的關系。”
終端市場的需求不會因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而有所擴大,因此產能過剩問題不會通過租賃業務的發展而得到解決,反而是工程機械市場需求下滑,使得工程機械租賃業務大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