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為諧音,劉守盈被同事親切地稱為“守營站長”。作為中鐵港航局二公司貴州省銅玉鐵路項目部3號攪拌站站長,劉守盈做出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只要有劉守盈在,我心里就踏實多了。”
守營站長
因為諧音,劉守盈被同事親切地稱為“守營站長”。作為中鐵港航局二公司貴州省銅玉鐵路項目部3號攪拌站站長,劉守盈做出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只要有劉守盈在,我心里就踏實多了。”這是項目部生產經理對他的評價。
項目部地處貴州山區。銅玉鐵路點多、線長,混凝土用量大。為了確保混凝土供應及時,劉守盈的“三寶”(手機、對講機、手電筒)從不離身,有時候睡覺都不脫衣服。對講機、手機保持二十四小時在線狀態,無論什么時候,只要通知打灰(澆筑混凝土的簡稱),他就會根據項目需要安排車輛,有條不紊地指揮生產。
△劉守盈
“守營站長”的“糧食學”
在劉站長眼里,砂石料就是“糧食”,除了每兩三天進行一次核銷,盤點存貨量,他還得保證這些糧食的清潔。別看這些砂石料灰頭土臉的,要是里面的含泥量、泥塊含量、石粉含量等超過標準要求,生產出來的混凝土就容易產生離析,大大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甚至直接就成了廢品。因此,每次項目部進料的時候,劉站長都會及時配合試驗室嚴格把關。對于試驗結果剛好符合標準,但對原材料要求較高的高等級混凝土,他會組織工人進行清洗。有的年輕同事覺得這樣做略顯多余,他則會語重心長地說:“干工作不要追求剛好,而要追求更好。”儼然一副嚴師帶高徒的樣子。
每天早上6時,劉站長會準時出現在攪拌站,然后圍著砂石料場轉一圈。大家問他為什么起這么早,他總回答說:“家里有糧,心里不慌。即使有糧,也得確認一下有多少糧,免得項目部要打灰時出岔子。”
為了防止生產過程中機械出現故障影響施工,只要有大的生產任務,劉守盈都會堅守在攪拌站,分內分外的事都搶著做。比如攪拌車拋錨了,他這個時候就變成了維修工,拆、修、裝一氣呵成。身兼數職,有人說他多管閑事,他很淡定地說:“我只是想把工作做好而已。”一次拌和樓維修,他待在攪拌缸里更換攪拌葉片,為了趕時間,他一天一夜沒合眼,里面灰塵飛揚,并且稍不注意就會與鋼鐵親密接觸,他卻很風趣地說:“碰在鐵上正好提神,不用擔心在里面睡著了。”
當家要知“柴米”貴
劉守盈常跟同事們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凡是能再次利用的就絕不能輕易丟掉。”在實際生活中,他會把換下來的零件歸類整修,集中放到雜物室。等同事們平常工作中缺這少那時,雜物室就成了同事們的“淘寶”天堂,而且還不用花錢。近段時間,劉守盈變得更摳了。當他發現某一處施工部位混凝土用量超過理論方量時,他都要打電話給現場技術人員詢問情況,有時候還要親自跑到現場查個究竟,是擴孔、爆模了,還是地下有溶洞?他總是組織現場人員一起分析,直到查明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劉站長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會將拌和樓生產混凝土的供貨單打印出來,再根據不同的工程名稱、部位、標號、時間,一張張分門別類地粘貼到白紙上,并附上一張寫有施工部位、設計方量、實際生產方量以及施工配合比的小紙條。如此一來,不僅方便與施工隊核對混凝土方量,也大大地提高了原材料核銷的準確性。他的這個新點子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已在公司各攪拌站開始推行。
從1993年參加工作時從一個維修工人做起,到現在成為年產值上千萬的站長。二十多年時間,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卻未能改變他苦干、實干、忘我的工作情懷。直到現在,工地上發電機、地泵、攪拌車等“趴窩”了,不用招呼,他會親自操刀解決問題,一點也沒有站長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