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械巨頭的爭奪已經不光是銷售商、廠商,如今,還在幕后“插足”一些有影響力榜單的排名。近日,北京召開的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上公布了“2013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徐工集團超越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名列第5位。
不過,機械行業內部人士則向《金證券》記者報料,另外一份全球50強榜單上,徐工根本沒有入圍前十強。
兩份都是機械行業的重量級榜單,為何統計誤差這么大?
榜單依據未公開
《金證券》記者查詢后發現,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上,推出的“2013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制榜人是《中國工程機械》。據了解,這次會議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韓國建筑機械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由《中國工程機械》雜志承辦。
榜單顯示,在50強陣營中,中國企業數量為11家,美國入榜企業為8家,日本11家,德國5家,瑞典3家,韓國2家,芬蘭2家。前15強企業中,3家中國企業徐工集團、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分別位居第5位、第6位和第10位。
徐工集團一位人士告訴《金證券》,這次名列第5位,與上年持平,而且這也是繼2010年首次進入榜單前十強之后,徐工持續領跑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軍團。
不過,榜單并沒有公開排名根據。
而記者統計后發現,無論從凈利潤還是主營業務來看,徐工均在中聯與三一之后。徐工集團人士則指出,參加上述排名的是徐工集團,而不只是上市公司徐工機械。
英國人制作榜單
無獨有偶,另外一份同樣權威的雜志也發布了2013年度全球工程機械企業50強。
據《國際建設》雜志發布的2013年度全球工程機械企業50強榜單,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分列第5位、第6位和第49位。徐工則掉出前十強,位列十一位。
上述機械行業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英國《國際建設》是國際建設領域權威雜志,早在“2010年世界工程機械50強”名單上,徐工集團風光一時,當時集團名列世界工程設備制造商第10位,也是徐工集團首次進入世界排行榜前10位,排名比2009年度上升5位,比2008年度上升18位。
而這份榜單則公布了排名依據,即各企業工程機械產品銷售額。2010年,國內進入50強排行榜的共有8家,除了徐工集團外,還有中聯重科(17位)、三一重工(21位)、常林集團(23位)、廣西柳工(27位)以及龍工(38位)、廈工(39位)、山推(41位)。
不過,2013年榜單里,徐工集團已被三一、中聯超越。
徐工贊助制榜人
“一般來說,機械行業內看實力都是以銷售額為依據,既然依據一樣,榜單的順序應當不會有太大懸殊。”上述機械行業人士稱。
昨日,《金證券》記者向《中國工程機械》雜志詢問原委,總機始終無人接聽。不過,記者在其官網發現,這份雜志主辦方是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而協辦方則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起重機器廠。
對于是否操縱了這次榜單,昨日,徐工并沒有給予回復,徐工機械證券部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對于徐工協辦雜志的事情,機械行業一位資深記者告訴《金證券》記者:“徐工早在此前就協辦過《工程承包商》的平面媒體,這個雜志由《國際工程機械》雜志主辦,徐工協辦,定位于工程承包商和工程機械上下游產業鏈。”
上述記者稱,工程機械平面媒體刊物之間的斗爭非常異常激烈,徐工當年協辦此雜志時不斷受到非議,被指不務正義,借辦雜志提升影響力。
>>>數據
2012年三巨頭業績
名稱 凈利潤 主營業務收入
徐工機械 24億元321億元
三一重工 56億元468億元
中聯重科 73億元480億元
2013年上半年三巨頭業績
名稱 凈利潤 主營業務收入
徐工機械 8億元 137億元
三一重工 26億元220億元
中聯重科 29億元20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