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1955年4月出生,中聯重科創始人;博士,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十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湖南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詹純新現任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董事長兼CEO、黨委書記,中共湖南省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
工程機械協會副會長。
中聯重科董事長_圖片.jpg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人物檔案:
1978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系
1980年至1992年 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所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992年至1996年 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副院長; 長沙高新區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1996年至1999年 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長沙高新區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1999年至2001年 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01年至2005年 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CEO;
2005年至2008年 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CEO;
2008年至今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CEO、黨委書記。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榮譽獎項與稱號:
1994年1月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95年被建設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及管理專家;
2000年4月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2年被評為首屆全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
2003年12月被評為2003年中國企業十大新聞人物;
2004年3月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
2004年12月被評為全國機械工業明星企業家;
2009年1月被評為2008年全國最受關注企業家;
2010年5月獲得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中國企業管理最高獎項);2011年1月獲得意大利2010年萊昂納多國際獎,
2011年12月當選中央電視臺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13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獲工程機械行業唯一“中國杰出質量人獎”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曾為融資痛哭過兩次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今年57歲,年近花甲但神采奕奕,被人稱之為“收購之王”。他所打造的企業順風順水,成為全球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領軍企業。盡管一切看似理所當然,但在他回憶起這幾年走過的那景,依然心有余悸。30日下午,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在全球CEO發展大會上,分享了他在中聯重科中的艱難時刻。
1992年,37歲的副院長詹純新帶著7名技術人員,借款50萬元,成立中聯重科;2000年10月,中聯重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中聯重科聯合金融投資機構弘毅投資、高盛、曼達林基金與CIFA正式簽署整體收購交割協議,以現金收購的方式,正式完成對CIFA股份的全額收購,全球最大規模
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由此誕生。這也是迄今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最大的一樁海外并購案。
“大家可能覺得中聯重科很順,無論是體制改革,還是資本運作,幾乎都是每次都踩到點子上,其實不然,中聯重科的每一步都非常困難。”詹純新用這句話為他的故事開了頭。“在中聯重科這些日子,我曾經哭過兩次。”說完,他淡淡地笑了一下。
據詹回憶,他的第一次嚎啕大哭發生在2000年中聯重科上市的時候。“記得當時是在2000年6月份,我們覺得企業很好,很自信,可以從容上市,可沒想到第一次審發會居然沒被通過。”如若第二次審發會再沒通過,中聯重科將失去上市指標,之前為了準備上市所花費的幾千萬元經費也面臨著打水漂的風險。“幸虧第二次通過了,當時是上午開會,中午通過,到下午,我把自己關在酒店的房間里面,嚎啕大哭了一次。”這是詹純新第一次痛哭的經歷。
他的第二次痛哭,與中聯重科海外并購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機械生廠商CIFA這件事有著密切的關聯。
08年,經濟危機大行其道,就在這一年,中聯重科準備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生產廠商CIFA 。“當時是從戰略的角度出發,我們必須要收購CIFA。”詹表示,經濟危機正處于發酵時刻,可若想要完成收購,必須盡快和對方簽字。“有人曾提醒我一定要考慮清楚,中聯重科的凈資產只有30多個億,這筆交易有可能瞬間將公司拖垮。”
詹坦言,由于美國次貸危機以及對方企業總價值高達5億多歐元等方面的影響,并購期間他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和壓力。
“收購簽字是在米蘭的律師樓里,情景很有意思。”詹慢條斯理地向聽眾描繪起當時收購時的情景:中聯重科作為買方被安排在律師樓的三樓,CIFA的股東處在二樓,二樓的股東們西裝革履,興高采烈,早已備好慶功酒,而三樓的中聯重工卻是另外一番情景。“當時6月份的時候,金融危機已經來了,我們卻還要從銀行調集資金,這個字簽下去之后,幾十億的資金就從三樓流向二樓。”據他的回憶,簽完字以后,二樓的股東心花怒放地拿出酒和他們慶祝,但中聯重科的人顯得忐忑不安。“雖然不安心,但這個酒還是得喝。”
簽字之后,詹回到廠里,下到車間,發現工人開始不搭理他。回到辦公室,無論是工程師還是管理人員,都表現出同樣的冷漠。下班后,詹回頭看了公司,心中產生懷疑。“在公司里沒人搭理我,工廠的產品我也搬不走,雖然我實實在在掏了幾十個億,但是感覺像是買了一堆不是我的東西,我在想這個公司到底是不是我的。”
就在收購完成一個多月以后,金融危開始席卷全球,中聯重科的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他聽到這些問題后,一個人待在車里兩個多小時,郁悶不已。“當時我在想,這些倒霉的事怎么會落到我的頭上。”
收購CIFA后的第二年,中聯重科由于資金緊張需要進行定向增發。“中聯重科從2000上市后至2009年的9年間,從未進行過再融資,靠著第一次融資獲得的6億資金一直滾動發展了9年,08年又收購了CIFA,企業真的太需要錢了。”當時做出定向增發的決定讓他心神不寧,倘若09年年底完成不了定向增發,等待2010年財報出來之后,將會面臨更大的問題。“時間緊迫,但所有人都灰心喪氣覺得完成不了,我拍著桌子說,你們都回去,我自己做。當所有人都離開房間后,我自己一個人在那兒哭了。”所幸的是,在09年審發會最后一次討論會議上,定向增發這個請求通過了。詹笑著說,那次事件是他在中聯重科期間第二次痛哭。
中聯重科完成收購之后,也就是在2011年1月,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親自為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頒發“2010年萊昂納多國際獎”,使其成為首個獲得該國際獎項的中國企業家。根據中聯重科30日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中聯重科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逆勢增長,營業收入和利潤收入同比增長雙雙超過15%,成為行業中,是行業中唯一一家收入利潤雙增長的企業。
“關于企業家精神,我覺得除了要有學習的精神、創新精神和執著精神以外,還要有敬畏精神,企業家必須敬畏法律、敬畏市場,這樣企業才可能走得更遠。”詹純新在演講時說道。
中聯重科董事長回應高管增持股票
針對近期高管集體增持中聯重科股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這是基于對中國宏觀形勢的判斷,以及對中聯重科企業自身發展有信心。詹純新是在6月18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詹純新判斷,今后多年中國經濟將在8-10%之間運行,因此中國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然要面臨新型城鎮化建設,這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機遇。此外,中國工程機械由于此前四萬億的投資拉動,處于世界中等偏上的水平,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可以通過不斷拓展國際市場來發展。
“我認為,中國經濟的運行是L型,還在低谷運行,離緩慢復蘇的時間快到了,下半年比上半年好。”詹純新表示。
此外,詹純新認為中聯重科目前的經營質量比較好。“固定資產才61億元,投入不多,產能足以支撐發展;產品覆蓋面廣,可以相互彌補;戰略方向正確。”
據詹純新透露,目前中聯重科正在進行大的布局調整,可以彌補工程機械的周期性。“我們除了工程機械,還將發展環境產業、農用機械、重卡以及金融服務。”
中聯重科董事長詳解轉型戰略
8月20日,中聯重科及弘毅投資并購奇瑞重工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三方共同宣布,中聯重科以20.88億元收購奇瑞重工18億股股份,占后者總股本的60%;弘毅投資以6.96億元取得奇瑞重工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0%。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本次并購標志著中聯重科拓展農業機械業務板塊戰略正式落地,今后公司重點將由此前的工程機械板塊轉型為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環境產業、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五大板塊齊頭并進。其中,農機領域是公司轉型升級的方向,公司將竭力助推農業機械登上全球價值鏈高端;在金融服務領域,目前公司正在力爭獲得金融牌照,以支撐實業發展;此外,公司方面還透露,將全面推進中聯重科和奇瑞重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深耕農機助力行業突破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介紹說,本次并購將成為中聯重科進入農業機械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將助推公司迅速成為國內領先農業機械企業,實現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使農業機械成為繼工程機械、環境產業之后公司的又一利潤增長勁旅和業務亮點。
對于選擇農機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中聯重科方面解釋說,糧食問題始終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而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土地改革的目標和實施計劃,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農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進而更大地增加了中國農業機械的市場需求。中聯重科方面指出,從農機產業的發展前景看,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的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的現代化,這種國情從根本上就決定了農業機械巨大的潛在需求。
中聯重科方面介紹說,本次并購之后將實現“三方”合力。一方面,奇瑞重工是中國農機領域的佼佼者,公司農業裝備整體實力進入行業前列。特別是2014年1月以來,在中國農機與工程機械市場總體低迷的形勢下,公司各項業務保持健康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中聯重科則是全球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經過22年的打拼,積累了技術、市場、管理、文化等優勢和資源,從2001年開始,中聯重科相繼并購英國保路捷公司、浦沅集團、陜西新黃工、意大利CIFA、德國M-TEC、荷蘭RAXTAR等企業,極大地豐富了中聯重科的產品結構,使中聯重科完成了從中國領先到國際領先的跨越;此外,并購案的另一主角弘毅投資則在資本運作、價值發現、公司治理、國際化戰略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在制定戰略、并購整合、資本運作、優化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可以為公司不斷提供增值服務,為企業發展持續保駕護航,出謀劃策,整合資源。
五大戰略體系形成
“這是一次戰略性并購。”中聯重科方面表示,“農機產業擁有旺盛的發展潛力,是中聯重科的五大業務板塊之一。而布局農機領域,是中聯重科戰略轉型的一大方向,是中聯重科為彌補行業周期帶來的風險,果斷將公司發展重點由工程機械板塊轉型為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環境產業、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這五大板塊齊頭并進。此次與奇瑞重工的強強聯合,則標志著中聯重科在農業機械板塊的發展戰略實現落地,戰略設計正逐步變為現實。”
在五大板塊中,中聯重科將農機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方向。中聯重科方面介紹說,根據國家《農機工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中國農機工業總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以上,預計2018年將突破5000億元。
但行業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10年以來,我國農機行業發展雖實現了高速增長,但在機械裝備制造業中仍屬于規模不大、水平不高,與占領高端市場的外資企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盡管發展空間巨大,但農機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調整。
“國內農機市場,尤其是大型農機市場仍然被外資品牌所壟斷。”奇瑞重工方面負責人認為,未來中國農機在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技術升級、智慧農業的發展和全球化方面充滿巨大的機會與潛力。
中國現階段的農業生產方式和生產水平仍相對落后,但農業機械普及率在逐步提高。中聯重科表示,農業機械的這一現狀,與20年前的工程機械行業極其類似。而改變這一現狀,是中聯重科、弘毅投資、奇瑞重工共同的使命和責任。
“通過聯合、合作和發展模式創新,加快提升技術、市場、管理能力和資本能力,實現市場競爭能力和國際化水平的提升。”中聯重科進一步解釋道,通過此次并購重組,可以把中聯重科在工程機械積累起來的優勢注入到農業機械,把資本運作的優勢注入到農業機械,將放大奇瑞重工的原有優勢,助推中國農業機械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中國農業機械迅速登上全球價值鏈的高端。
全面啟動改革進程
此前奇瑞重工股權在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之際,市場曾經預期這為近年來持續低迷的機械裝備制造行業打開了借道國企改革謀求轉型升級的想像空間。隨著中聯重科成功成為接盤方,奇瑞重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暫告落地。
“但無論對于奇瑞重工來說還是中聯重科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滯。”中聯重科方面負責人表示,“從股權轉讓簽約之日起,實際上雙方再度全面啟動了改革進程。”
對于并購后的整合,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將繼續放手讓奇瑞重工去做自身擅長的領域,另一方面還要在業務上適當整合,比如公司內部的挖掘機業務將進行調整,讓奇瑞重工集中精力發展農業機械。
“本次并購只是起點,” 詹純新稱,公司今后將繼續加大并購力度,尤其是國際收購力度,主要將對海外高端產業和技術進行并購,以實現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同時,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還向記者透露,公司將在加強金融服務業務板塊方面有所動作。“目前公司主要從事的是融資租賃業務,還沒有金融牌照,但公司正在爭取獲得金融牌照,使其對實業的支撐作用更大。”
該信息出自砼商網 (http://jgjinianc.com) 群號:461026573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