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宣布中國二重脫困的一周后,該央企旗下上市公司ST常林與ST國通昨日發布公告稱,因2015年度的凈利潤、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
在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央企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共有30家上市央企發布2015年度預虧公告,預計虧損額接近200億元。其中,中海集運、中煤能源和中國重工等三家央企上市公司更是占據了業績虧損前三席位。
業內專家認為,上述央企巨虧的首要原因還是所處行業處在下行周期,由于體制局限,他們在成本控制上所可以做的很有限。巨額虧損肯定會加快央企資產重組的步伐,逼迫企業以重組的方式求得生存。
國機旗下兩公司面臨退市
1月27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下稱“國機集團”)旗下上市公司\*ST常林發布業績預虧公告稱,預計公司2015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億元左右。根據相關規定,若公司2015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仍為負值,上海證券交易所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繼2013年虧損2.16億元之后,常林股份2014年再度虧損1.8億元,并于2015年被“披星戴帽”,股票名稱變更為*ST常林。
隨后,國機集團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ST國通昨晚發布公告表示,因公司2014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公司2015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繼續為負值,上交所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在此之前,國通管業曾因凈資產為負被“戴帽”,股票名稱變更為“*ST國通”,直到2014年3月才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
隨著制造業整體下行,國機集團近年經營面臨較大壓力。上周,國機集團
宣布身陷債務泥淖多年的旗下子公司中國二重走出生存危機,2015年,中國二重全年實現利潤總額-4856萬元,同比減虧83.1億元。
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坦言,2015年,國機新簽合同額首次出現負增長,旗下虧損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同比增加,不少業務遇到發展瓶頸。
央企已連續四年成“虧損王”
國機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只是上市央企的冰山一角。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30家上市央企或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虧公告。如果以預告凈利潤中值計算,上述30家上市公司預計2015年虧損額達189億元。
從行業來看,鋼鐵、航運和煤炭等行業的上市公司成為主要的虧損集中地。
30家公司當中,以中煤能源、中海集運以及中國重工預虧金額最高,他們也占據目前為止,A股上市公司2015年業績預虧榜單上的前三,可能將成為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虧損王”。
中煤能源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為-23億元到-28億元。中國重工則預計,公司2015年凈利潤為-25億元到-28億元之間,而2014年曾經盈利22.76億元。此外,中海集運也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15年虧損28億元左右。
對于虧損原因,中煤能源表示,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及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持續大幅下滑。
中海集運和中國重工也表示,預虧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下的需求不旺,航運價格和新船訂單均出現大幅下降。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自2011年以來,央企已經連續四年成為A股上市公司中的“虧損王”。中國遠洋、長航油運和中國鋁業三家公司分別在虧損榜中“登頂”。
2014年,中國鋁業以162.17億元的虧損額成為A股“虧損王”。2015年上半年,中國鋁業通過出售資產、關停虧損生產線的方式,試圖改善虧損局面,但前三季度仍虧損9.31億元。業內預測,中國鋁業的虧損可能還會繼續。
另外兩家企業,2013年的虧損王長航油運已于2014年遭遇摘牌退市,而中
國遠洋的母公司中遠集團則在2015年完成了與中海集團的合并重組。 新京報記者趙毅波
觀點:業績巨虧倒逼央企加快資產重組
國資改革專家、上海天強管理顧問總經理祝波善對記者表示,上述三家央企的巨虧主要還在于行業不景氣,因為他們所處的煤炭、航運和造船都處于下行周期。同時由于體制局限,他們在成本控制上可以做的很有限,也就是做減法的能力受到了制約。
“巨額虧損肯定會加快央企資產重組的步伐。前一輪央企重組的主要考慮是在減少央企數量和優化產業布局,現在隨著業績大幅虧損,這將有利于統一相關各方的思想,倒逼這些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以求得生存。”祝波善稱。
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后兩年,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中央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尸企業”。
事實上,*ST常林等部分持續虧損的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目前正處于資產重組的過程當中。
2015年12月18日,*ST常林發布重組預案,擬向間接控股股東國機集團置出全部資產及負債,同時擬置入國機集團及江蘇農墾合計持有的蘇美達集團100%股權。
【推薦】
【新聞】59個高端項目集中落戶紅島 投
【業界】閃耀在“一帶一路”上的三一集
【業界】混凝土新模式下轉型應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