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_人_综合_亚洲_国产绿巨人,精品在线视频亚洲小说,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行業分析 » 正文
【業界】蘇子孟:工程機械行業的“十三五”發展規劃
蘇子孟:工程機械行業的“十三五”發展規劃
來源:互聯網 作者:君士 發布日期:Apr 1, 2016 閱讀次數:2523 收藏 打印 
摘要:在2016年3月31日舉辦的2016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做了《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介紹》的發言。

蘇子孟表示,工程機械行業 “十三五”發展規劃是國家裝備制 造業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工程機械 行業振興發展的一份綱領性文件和藍圖。規劃的 編制是一項事關全局、立在長遠、關系各企事業 單位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

據了解,自2014年9月29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委托“協會”開展“十 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及制定工作以來,協會充分利用掌握的數 據、重要案例、國內外發展的成果等,經過充分調研、工作組 起草、專家評議、反復修改,幾易其稿,形成初稿后,下發行 業50家企業征求意見,已經完成,并于3月28日在瀘州年會上 正式發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努力做到既全面客觀地總結 “十二五”以來的成績和問題,特別關注到國內外形勢的變化 及其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又結合創新、協調、綠色、 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提出“十三五”期間,工程機械行 業的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實現目標、工作重點、措施建議等, 充分反映了廣大企事業單位的要求和關切。

一、行業現狀及“十二五”期間發展概況

   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行業優勢地位突出,營業收入及利潤均有大幅度提升,行業企業國際化又取得實質性進展,創新驅動成果豐碩。在節能技術方面實現輪式裝載機節能5%~12%,液壓挖掘機節能5%等。

二、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市場需求變化速率與幅值過大 、結構性產能過剩、完善后市場秩序已成當務之急、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產品可靠性耐久性需要進一步提高、關鍵核心零部件應加快創新步伐 、綠色化、宜人化、智能化產品相對缺乏、大型與超大型土方機械產品競爭力有所不足 、城市生活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工程裝備亟 待創新。

三、“十三五”期間市場需求

   國內市場,傳統市場潛力大,新興市場亟 待開發,市場對產品技術性能的需求悄然發生變化, 后市場潛力巨大,平均服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不足 20%。國際市場: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需求 量將達到2200億美元。

四、“十三五”期間行業發展戰略與指導思想

   “十三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 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和內容,堅持創 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 工程機械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全行業要更加注重質量效益的提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 會精神,努力實現工程機械行業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目標”。

五、“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

   “十三五”主要目標 到2020年,預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 6500億元;2--3家企業進入全球工程機械50強前5名; 出口及海外營業收入比重超過30%,到2020年行業出 口額達到240~250億美元,國際市場占有率20%以上; 超過6家企業完成重點車間的數字化升級并開展智能 化制造的示范工程;品牌產品智能化接近國際先進水 平,擁有6-10個國際知名品牌;構建工程機械行業標 準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工程機械的標準制修訂工作; 具有較強的共性技術研究及驗證能力(核心配套件、 環境適應性等);高端配套件自主化率達到80%。

六、發展重點及主要任務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工程機械產品可靠性、耐久性及環保、安全

性、加快工程機械產業走出去步伐 、建立和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國際交流 、制定行業企業“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工程機械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相結合 、繼續加快建設工程機械后市場服務平臺 、提高行業檢測、試驗驗證水平,加快產品遠程在線檢 測技術研究 、重點開發的創新產品 、工程機械核心部件設計制造數字化升級、提升行業各類人才培養水平。

七、示范創新工程

   為實現工程機械產業結構和產品水平邁向中高端,完成 “走出去”戰略目標,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堅持創新驅 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 制造強國的步伐。

八、政策性建議和措施意見

   專項支持工程機械行業強國戰略實施 、出臺相關促進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強行業共性技術研究 、推進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戰略 、出臺人才培養和引進激勵政策、加大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扶植力度、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老舊工程機械淘汰補貼機制,有效減少污染 物排放。

    【推薦】

【分析】用經貿合作扎實推進“一帶一路

【業界】工程機械三巨頭去年凈利下滑均

【業界】徐工:深化跨界合作 助力轉型


  

推薦圖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