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這標志著“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實施階段,也為國內企業走出去參與沿線國家PPP投資指出了方向。
一、2015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回顧
“一帶一路”橫貫東歐、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地區,涉及到66個國家,區域面積5200萬平方公里,人口46.5億,分別占全球陸地面積(南極洲除外)、人口的38.5%、65.9%,人口密度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71倍。2015年人均GDP約6500美元,為全球人均GDP的60%。區域中既有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里,也有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13.7億人,有全球最富有的國家卡塔爾、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還有8個最不發到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決定了投資、發展和轉型是沿線地區今后發展的主線。
1、經濟發展不平衡
2015年,“一帶一路”沿線66個國家經濟總量達到30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0%,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經濟平均增速3.7%,高于全球3.0%的平均增長水平。沿線國家發展極不平衡,既有發達國家,也有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興國家,還有經濟基礎較薄弱的地區。
從經濟總量看,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5個,分別為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韓國,其中中國經濟總量為11萬億美元、位居第一、為最小國家不丹的5800倍,約占“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總量的40%;GDP在5000億到1萬美元的國家4個,分別是印尼、土耳其、沙特、波蘭;GDP在1000億到5000億美元的國家19個,GDP在100億到1000億美元的國家30個;低于100億元美元的國家8個,分別為塔吉克斯坦、蒙古、吉爾吉斯坦、摩爾多瓦、巴勒斯坦、黑山、馬爾代夫、不丹,其中經濟規模最小為不丹、GDP為19億美元。
圖1 “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總量前10名的國家
圖2“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總量后10名的國家
從經濟增速看,新興國家經濟增速較快,發達國家經濟復蘇較慢。全年經濟增長的國家58個,增速超過6%的國家12個,分別是土庫曼斯坦、緬甸、烏茲別克斯坦、老撾、印度、吉爾吉斯坦、柬埔寨、中國、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國、馬來西亞。經濟下滑的國家9個,分別是,日本、文萊、也門、俄羅斯、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伊拉克、烏克蘭、阿曼。
圖3 “一帶一路”地區經濟增速前10名的國家
從人均GDP看,貧富差距巨大,最富有國家的人均財富是最窮國家的160倍。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國家13個,分別為卡塔爾、新加坡、阿聯酋、科威特、文萊、以色列、日本、韓國、巴林、沙特、斯洛文尼亞、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其中卡特爾的人均GDP超過了10萬美元、位居第一,為最窮國家阿富汗人均GDP的160倍;人均GDP在1萬美元到2萬美元的國家13個,人均GDP在5000美元到1萬美元的國家13個,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的國家28個。中國人均GDP8000美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位于31名。
圖4“一帶一路”地區人均GDP前10名的國家
圖5“一帶一路”地區人均GDP后10名的國家
2、整體競爭力有待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用法律和行政架構、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衛生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訓、市場效率、勞動力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技術、市場規模、商業環境完備性、創新12個指標對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進行了評估,并對12個指標賦值加權后,得出各國的綜合競爭力排名。“一帶一路”沿線66個國家中,有53個國家的競爭力數據在此報告中體現(詳見附表2)。排名位于前70名(140個國家,70名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有35個,其中新加坡、日本、卡特爾、阿聯酋、馬來西亞、沙特、韓國、以色列、中國、愛沙尼亞的排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位于前10名,在全球的排名分別為第2名、第6名、第14名、第17名、第18名、第25名、第26名、第27、第28名、第30名;中國排名靠前的主要因是宏觀經濟環境良好、市場規模大,其余10個指標排名均在30名以后;位于后70名的國家31個,其中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尼泊爾、黎巴嫩、不丹、孟加拉國、波黑、埃及、巴基斯坦、緬甸的排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位于后10名,在全球的排名分別為第93名、第94名、第100名、第101名、第105名、第107名、第111名、第116名、第126名、第131名。總體上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競爭力在全球排名分布比較靠后,整體競爭力能力有待提升。
圖6“一帶一路”地區競爭力排名前十、后十的國家及其在全球中的排名
3、人口增長及結構各異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各國人口數量差異巨大(詳見附表1)。人口規模小于1000萬的國家36個,分別是馬爾代夫、文萊、黑山、不丹、愛沙尼亞、巴林、拉脫維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卡塔爾、立陶宛、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蒙古、摩爾多瓦、科威特、波黑、阿曼、克羅地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格魯吉亞、土庫曼斯坦、斯洛伐克、新加坡、吉爾吉斯坦、老撾、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以色列、塔吉克斯坦、阿聯酋、白俄羅斯、阿塞拜疆、匈牙利。人口規模介于1000萬到5000萬之間的國家16個,分別為捷克共和國、柬埔寨、哈薩克斯坦、羅馬尼亞、斯里蘭卡、敘利亞、也門、尼泊爾、馬來西亞、烏茲別克斯坦、沙特、阿富汗、伊拉克、波蘭、烏克蘭、韓國。人口規模介于5000萬到1億之間的國家7個,分別為緬甸、泰國、土耳其、伊朗、埃及、越南、菲律賓。人口規模超過1億的國家7個,分別為日本、俄羅斯、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尼、印度、中國。
人口處于正增長的國家49個,其中新加坡、也門、阿富汗、塔吉克斯坦、阿聯酋、巴勒斯坦、伊拉克、黎巴嫩、約旦、科威特、卡塔爾、阿曼、越南12個國家的人口年增長率超過2%;新加坡人口出生率較低,人口增長主要是來源于移民或跨國就業;越南人口的年增長率超過9%,其生育率也很高。處于零增長的國家為波蘭和黑山。處于負增長的國家15個,包括日本、俄羅斯等國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低于7%的國家21個,分別為阿聯酋、越南、卡塔爾、巴林、科威特、阿曼、沙特、阿富汗、也門、塔吉克斯坦等國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于7%的國家45個,其中,占比介于7%到10%之間的國家12個、10%到20%之間的國家17個、超過20%的國家16個。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13.1%,日本及東歐國家屬于嚴重老齡化的國家,日本的老齡人口占比超過了43.6%。總體上看,“一帶一路”沿線的多數國家進入了老年社會(詳見附表4)。
4、政治制度多元化
“一帶一路”沿線的66個國家,實行了不同的發展制度,有社會主義制度的,也有資本主義制度的。在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中,其政治體制也不盡相同,有總統制的,有共和制的,也有議會制的,還有君主制的,更多的是這幾種體制的結合(詳見表格1)。其中實行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最多,有22個;實行總統制共和制的國家19個,實行民主共和制的國家8個,實行君主制的國家3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5個,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國家4個;實行其他政治體制的國家5個,包括實行聯邦制的斯洛伐克、也門,實行共和制的老撾,實行貴族共和制的阿聯酋,以及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中國。正是由于“一帶一路”各國不同的經濟制度、政治體制和多元化的發展模式,說明了沿線各國之間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5、宗教信仰各異
經過幾千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宗教文化交流和傳播,今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宗教現狀,仍然保持著其悠久的宗教文化傳統和濃厚的宗教信仰氛圍。其中東南亞非各國以信仰佛教和伊斯蘭教為主,中亞各國則基本上保持著伊斯蘭教信仰傳統,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有些國家也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基督宗教信仰。部分國家或地區亦有著復雜的政教關系,一些國家實行政教合一或以某種宗教為國教,如沙特阿拉伯、約旦、卡塔爾、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文萊、敘利亞、也門、伊朗等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泰國、柬埔寨、不丹、斯里蘭卡等以佛教為主要信仰,以色列以猶太教為國教,尼泊爾以印度教為國教等。還有一些國家的某一宗教乃是絕大多數人的信仰,如印度尼西亞的伊斯蘭教、印度的印度教、緬甸的佛教、菲律賓的天主教,以及中亞各國的伊斯蘭教等。而隨著絲綢之路的延伸東歐國家,則這些國家的民眾則以基督教信仰為主。
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環境分析
1、宏觀經濟環境
2、社會治安環境
社會治安的好壞,對投資也有著重要影響。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犯罪和偷盜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較小、治安環境相對較好10個的國家是:韓國、沙特、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科威特、新加坡、斯洛維尼亞、伊朗、巴林、日本;犯罪和偷到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相對較大、治安環境相對差10個的國家為:克羅地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蒙古、塞爾維亞、埃及、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波黑。中國的犯罪和偷盜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排名位于17名,也就是說53有數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16個國家的治安比中國好,36個國家的治安比中國差(詳見附表3)。
3、勞動制度環境
勞動力市場的效率和靈活性對于實現人才的優化配置并為他們在工作中提供最佳激勵機制非常重要。只有當一國的勞動力市場具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時,才能實現勞動力的低成本流動、薪酬區間合理而富有彈性。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勞工制度不是太嚴、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不大的10個國家為:柬埔寨、阿爾巴尼亞、孟加拉國、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緬甸、泰國、匈牙利、越南、印尼,勞工制度較嚴、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相對較大的10個國家為:立陶宛、波蘭、斯洛維尼亞、巴林、科威特、日本、阿聯酋、沙特、阿曼、新加坡、金融政策環境、稅收制度環境、市場經濟發育程度。中國的用工制度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排名位于20名,也就是說53有數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19個國家的用工制度相對中國好寬松,33個國家的用工制度相對中國較為嚴厲(詳見附表3)。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還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日本、烏克蘭、印度、菲律賓、土耳其、斯洛維尼亞、孟加拉國、伊朗、摩爾多瓦、亞美尼亞10個國家的員工的職業道德較好,而蒙古、阿聯酋、斯里蘭卡、越南、老撾、卡特爾、馬其頓、巴林、埃及、阿曼10個的員工的職業道德較差。中國員工的職業道德在53個國家中的排名位于15名,其余各國的員工職業道德對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詳見附表3。
4、金融制度
金融和經濟危機凸顯了完善和健全的金融制度在經濟活動中的核心作用。高效的金融部門可以實現本國及外國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達到效用最大化。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巴林、柬埔寨、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日本、阿爾巴尼亞等10個國家的外匯管制相對自由,卡特爾、印尼、印度、埃及、烏克蘭、伊朗、不丹、塔吉克斯坦、亞美尼亞、土耳其10個國家的外匯管制相對較嚴,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影響較大。中國外匯管制在53個國家中排名40,也是外匯管制相對較嚴的國家,其余國家外匯管制對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度,詳見附表3。
5、稅收制度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巴林、阿曼、科威特、阿聯酋、卡特爾、沙特、黎巴嫩、不丹、新加坡、尼泊爾的稅收制度相對簡單,有利于投資等商業活動;匈牙利、阿爾巴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俄羅斯、菲律賓、日本、塔吉克斯坦、波蘭的稅制相對復雜,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影響較大。中國稅制復雜程度在53個國家中排名29,其余國家稅收制度對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詳見附表3。
6、行政效率及政府廉潔度
政府對市場和自由競爭的態度以及運轉效率同樣十分重要,行政架構中的繁文縟節、過分監管、腐敗、欺詐,透明度和可信度缺失,為企業提供服務的能力欠缺。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53個國家中,新加坡、阿聯酋、阿塞拜疆、老撾、塔吉克斯坦、印度、哈薩克斯坦、緬甸、不丹、土耳其的行政效率較高,巴林、斯洛維尼亞、韓國、克羅地亞、立陶宛、波黑、菲律賓、以色列、科威特、捷克較為官僚,中國的官僚度在53個國家中排名20。日本、格魯吉亞、新加坡、土耳其、愛沙尼亞、沙特、以色列、阿聯酋、不丹、波蘭等國家的政府相對廉潔,而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匈牙利、巴基斯坦、菲律賓、烏克蘭、孟加拉國、柬埔寨、阿塞拜疆、摩爾多瓦等國家的政府相對腐敗,對投資等商業活動有較大影響。
7、基礎設施完善度
廣泛、高效的基礎設施對確保經濟體的高效運轉尤為關鍵,可以減少地理距離帶來的不便、整合國家市場、以較低的成本實現當地與其他區域的互動,是決定區域或國家是否繁榮的重要指標。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53個國家中,新加坡、阿聯酋、日本、韓國、卡特爾、馬來西亞、巴林、沙特、以色列、愛沙尼亞等國家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不丹、老撾、柬埔寨、波黑、塔吉克斯坦、黎巴嫩、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緬甸等國家的基礎設施薄弱和落后,在全球中的排名分別為92、98、101、103、111、116、117、123、131、134。中國的基礎設施在53個國家中的排名位于14,在全球中的排名位于39。其余國家的基礎設施情況詳見附表2。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