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升級過程中,不僅要應對大型跨國整機企業的競爭,還要面臨關鍵零部件企業進一步集中帶來的壓力】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競爭力
總體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力在逐步提升。從國際競爭來看,2015年中國工程機械產品進出口總額223.4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89.78億美元,同比下降4.11%;進口額33.67億美元,同比下降21.4%,貿易順差為156.11億美元,比2014年增加1.05億美元,中國工程機械在境外主要市場上的份額在持續上升。從國內來看,市場占有率也是不斷上升。混凝土機械本土品牌市場份額從10%上升至90%,挖掘機市場仍然以外資品牌為主導,但是隨著國內廠商實力的增強,自主品牌挖掘機也在逐步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雖然取得上述成績,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1.行業營業收入持續下滑。從2012年開始,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結束了20年的高增長,銷售收入出現下降,2015年市場銷量繼續收縮,其中挖掘機、裝載機和起重機銷售分別下降37.7%、51.1%和29.6%,并且單機價格也明顯下滑,造成行業營收大幅下降,總體處于虧損狀態。
2.產業核心競爭能力仍然較弱。一是國產主機在質量方面還是遜于外資品牌,比如裝載機,國產品牌使用兩三年就需要大修,而一些高端品牌可以用七八年,甚至十年。二是核心技術并未完全掌握,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行業大部分利潤貢獻給了外資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三是國內企業研發投入不夠。卡特彼勒2012年的研發投入達到25億美元,而三一集團的研發費用達到50億元人民幣就已經是國內之最。
3.產業鏈協同水平低。全球領先的整機企業不僅擁有巨大的生產規模和銷售收入,而且在產業網絡中處于中心地位。它們與供應商之間不再是簡單的供應商關系,而是一種生產網絡中控制中心與職能者之間的協同關系。與之相反,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產業協同水平低。調查顯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中型企業在供應鏈各業務環節的集成運作方面,現場物流環節的集成運作覆蓋率僅為38.1%,在物流、加工配送、財務結算等方面的業務協同覆蓋率僅在30%左右,對于供應鏈物流動態運轉層面的集成應用還相對缺乏。因此,隨著產品全球營銷網絡的滲透和產品營銷模式的創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中型企業亟需加強產供銷集成,提升產業鏈的協同水平。
4.同業之間惡性競爭。部分制造企業采取了降價、延長保修期、低首付的銷售政策,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增加了行業整體的經營風險,影響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發展。造成這種惡性競爭的原因,一是產能嚴重過剩,二是市場機制不規范。
工程機械產業競爭力升級途徑
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競爭力升級既要解決當前行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也要考慮到全球工程機械產業格局帶來的競爭壓力以及存在的機遇,主要途徑有:
1.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攻克核心技術瓶頸。產品技術水平是制約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中國與它們的平均差距在15年左右,主要表現在產品使用可靠性、整機壽命、外觀質量及信息化技術水平。雖然在柴油機等領域中國與國外先進企業開展了合資、合作生產,但關鍵核心技術和品牌依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中國仍未擺脫“打工式”的加工制造地位。要擺脫這種受制于人的困境,必須加大自主研發的資金和人才投入,克服技術瓶頸,打造自己的品牌。
2.開展跨國并購重組,補齊短板。采用并購重組等方式收購在本企業某些短板業務上具有優勢的企業,可加速技術轉移,并實現規模經濟,這也是跨國工程機械企業發展中經常采用的戰略。雖然工程機械行業整機及零部件廠商高度壟斷,行業排位前三名的企業實力很強難以實現并購,但是還有一些邊緣性的企業有較好的技術儲備,由于市場開拓不力或經營不善,在全球工程機械市場萎縮的情況下處于虧損的邊緣,是中國企業收購的理想對象。
3.拓展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近年來,國內市場需求增速放緩,企業需放眼全球市場。 “走出去”戰略一方面能夠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業務覆蓋范圍,減少全球需求疲軟對行業的沖擊,另一方面,國際化戰略也能給企業帶來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人才。
4.加強售后市場業務建設,結合互聯網金融,形成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業務模式。工程機械產業鏈除了整機和零部件的生產制造,還有相當一部分附加價值集中在售后市場業務,包括產品營銷、租賃、服務支持、產品再創造等。國內企業想要成為國際領先企業,必須進行業務結構優化。一是調整業務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改變工業企業以往粗放式生產模式,創新企業管理系統,提倡零庫存、高效率的生產理念,建立售后服務中心,提供金融投資服務,與經銷商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學習國外先進企業的業務模式,建立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性企業。二是發展融資租賃業務。成立金融租賃部門或投資子公司,發展融資租賃業務,降低應收賬款比率,減少壞賬風險。
政策建議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為促進工程機械產業升級,應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鼓勵開放式創新,提升技術水平。應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解決基礎技術薄弱的問題。可以考慮設立科技專項來解決發動機設計、液壓件密封、金屬熱處理等關鍵問題,提高配套件的質量水平,夯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產業技術基礎。嚴格保護專利所有權,鼓勵自主創新。另外,也要繼續鼓勵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研發中心和關鍵零部件制造中心,發揮外資研發的技術外溢效應。
2.營造公平有效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建立統一規范的市場監管體系。由政府牽頭,行業協會輔助,制造企業和經銷商共同參與,出臺自上而下的行業監督管理細則。嚴格把守行業進入和退出門檻,建立惡性競爭的預警機制,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市場良性發展。另一方面,以國家資本入股方式,支持鼓勵合適的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組建跨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聯盟,避免盲目競爭,增強行業競爭力。
3.加大金融機構支持裝備制造業力度。首先要加大對工程機械產業的信貸支持。工程機械是高成本、有一定經營風險的行業,銀行往往對工程機械行業持警惕態度,應該在規范信貸審查、加強風險防控的基礎上加大信貸支持額度。其次,加強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開發適合不同工程機械公司的信貸產品。最后,擴寬工程機械公司的融資渠道。鼓勵企業通過上市等途徑進行直接融資,發行企業債、票據等,發展鏈式金融、融資租賃,不斷創新融資模式。
4.鼓勵企業并購重組,但要對外資機構并購國內企業進行合規審查。鼓勵國內企業在國內外市場開展并購重組。特別是在當前產能過剩、企業惡性競爭的背景下,通過收購合并可以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發揮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效用。另外,還要通過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勵企業并購有一定技術含量但當前經營困難的國外整機或零部件制造公司,擴大經營范圍,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要允許外國企業參與國內企業的并購重組,但要避免外資企業對自主品牌的惡意收購,需對外資并購進行反壟斷審查以及對是否存在惡意收購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問訊。
5.加大對工程機械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在國內市場萎縮和全球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對于正處于爬坡期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而言,政府支持企業到國際上爭奪稀缺的市場資源是非常關鍵的。一是加大推廣工程機械產品,像宣傳高鐵一樣,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二是引導和鼓勵大的央企、施工單位和其他中國企業在海外施工時,盡量使用“中國制造”工程機械產品,要把中國的設備帶到國外去。三是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對產能境外轉移給予運輸、海關、商檢、稅收等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四是進一步發揮商業銀行和中信保的作用,加強對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方便企業在境外更高效地獲得資金和承兌擔保支持。
【推薦】
【分析】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產生的裂縫
【資訊2016第八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
【資訊】60余交通項目入選第三批PPP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