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順應中國資本輸出和區域合作的時代需要,對內則推動改革深化和轉型升級,重塑全球貿易和金融格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正在資本市場營造長期投資熱點。
“‘一帶一路’東接生機勃勃的亞太經濟圈,西連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深刻改變世界經濟版圖。”新華社副社長慎海雄9日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企業國際化與跨境并購圓桌會議上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帶一路”就是將“資本高地”與“投資洼地”連接起來,引領新一輪全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是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偉大創意。
“大國崛起將邁入2.0版本,資本輸出剛剛起步,構成了‘一帶一路’主題概念最基礎的投資邏輯。”博時絲路主題基金經理沙煒認為,由于“一帶一路”是未來幾十年的大戰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實施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目前時間點來看只是剛剛起步,絲路基金首個項目剛剛落地,央企重組只落地一家,而中國的資本輸出則是未來幾十年的大方向,未來空間仍巨大。
隨著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簽訂的投資保護協定不斷擴大完善,也帶來了投資新機遇。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王新奎在當日會議上表示,目前企業走出去的投資領域在不斷擴大。“以前投資規則描述的只是準入階段的國民待遇,比如說并購,現在則是包括經營、運營、并購、破產、轉讓,是全過程的生命周期權益都受到保護。我們今后股票市場開放以后,人家來買股票,這也屬于投資保護的區域。”
根據民生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預計影響2015年新增投資4000億元左右,拉動GDP增長0.25個百分點。同時,“一帶一路”戰略將涵蓋26個國家和地區的44億人口,將產生21萬億美元的經濟效應。
“從初期來看,在資本市場上兌現較快的一是中國最擅長的基建領域,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會最快,企業直接獲得海外訂單;二是中國為適應對外輸出的新形勢而做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推動央企重組、國企改革、自貿區建設、軍工資產證券化、對外簽署自貿協定等,這些政策極大地影響了相關行業的供需環境、競爭格局和企業競爭力。過去一年相關股票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沙煒說。
從企業層面來看,海外并購是企業獲取海外資源、市場、技術和品牌的捷徑。過去幾年中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涉及行業越來越多,相關標的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俗。慎海雄也表示,伴隨“一帶一路”建設,未來將涌現出更多中國企業,通過跨境并購、海外投資等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要素,成為大國經濟的中流砥柱。
作為過去三十多年全球最成功的經濟體,中國已積累了巨大的經濟體量、工業能力和資本實力,傳統經濟增長動力的衰減抑制了資本回報率,中國開始進入資本輸出時代。另一方面,過去二十年,不少國家經濟生活發展水平停滯不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經驗契合許多國家真實迫切的需要。
“中國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世界上57個國家申請加入,成為創始成員國。此外,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慎海雄說。
亞投行的廣受歡迎極好地印證了中國的實力、吸引力和智慧。南方基金產業活力經理張旭認為,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措施改變將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加高效的市場化資本力量,通過改革盤活存量價值,產生的巨大紅利會推動新一輪資產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