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2016中國與全球化圓桌論壇在京舉行。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在發言中指出,創新主要還是要面向互聯網的通信技術、傳感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只有互聯網+工業化,工程機械才會有競爭力,建筑業才會有競爭力。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
以下是唐修國總裁的發言實錄
百年老字號需堅守、堅定、堅持往前走
今天的“新三一”怎么定義?第一,工程裝備仍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未來發展的基礎。工程裝備這個板塊打造成百年老字號,就像一輛卡車,不管前面有什么樣的陷阱,我們都會堅定不移地往前走;第二,依托裝備制造打造新能源板塊,過去幾年,新能源板塊每年都是成倍增長,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百億;第三,金融項目。我們還要探討互聯網+工業化有沒有可能推動建筑工業化的發展。
三一從創業到今天歷經30年,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企業。去年生產的機器達4萬臺,其中3.5萬臺在中國制造,5000臺出口,還有5000臺是海外的14個工廠制造的。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三一經歷了簡單的通過進出口公司出口產品。那個時候的問題是出口以后沒有服務中國的工程裝備,境況幾乎跟中國的一次性筷子一樣,用了一次就扔掉,給中國品牌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后來三一開始嘗試海外投資建廠,2012年收購了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與奧地利的企業建立了合資企業,也在美國投資風電等。
我們這個行業是從2011年開始大幅度下滑,一直下滑到2015年底。三一的設備銷售額從800多億下滑到去年不到600億,從接近100億的凈利潤下滑到去年的23億。這么大的下滑,如何堅守?卡特彼勒都曾經經受過一年虧損10億美金,仍然可以成長為偉大的企業。在2016年3月1日三一30周年生日上,我在微信上跟大家說“三一創業三十載,百戰歸來再讀書”。不要著急,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只有“互聯網+工業化”才會有競爭力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制造的裝備往往成為品質不好、價格低廉的代名詞。我們還是需要通過好的品質和服務來改變這個行業對于中國裝備制造的看法。這一點我們必須堅守,而這種堅守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在裝備制造行業,無論是卡特彼勒,還是GE這樣的公司,都在做工程裝備。在今天一些行業明顯產能過剩的環境下,很多人問三一會不會做收購?我們有這個能力,下一代的工程裝備很可能像手機、電腦一樣,是一個網絡中的工具,并沒有什么固有形態。說創新主要還是要面向互聯網的通信技術、傳感技術、大數據、云計算。首先是讓機器智能化,讓機器加入互聯網之后,可以提升機器的使用率。今天有共享車,未來就有共享裝備。今后我們完全可以依托互聯網,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其實遠遠不止這樣,因為我們的機器要提供永久的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互聯網對它進行精確的定位,對設備進行故障的預判。零部件不是過去的卡特彼勒的模式,未來會依托社會的配送。“互聯網+”可以把整個世界都加在一起,裝備只是這個世界精彩的一部分。只有“互聯網+工業化”,工程機械才會有競爭力,建筑業才會有競爭力。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