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9日,2016年度全國機械工業科技大會召開。期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作了題為“立足全局,聚焦關鍵,以科技創新引領機械工業由大變強”的主旨講話,回顧“十二五”機械工業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當前機械工業科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挑戰,并提出“十三五”機械工業科技發展的總體設想,強調要構建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新格局。
會議同時表彰了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一等獎項目,以及機械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機械工業優秀創新團隊、機械工業重大科技成果項目獲得者。
創新格局演化加劇
“十二五”期間,機械工業科技工作聚焦科技發展瓶頸,整合有效資源,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為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支撐作用,取得顯著成效。研判機械工業科技發展的新形勢,王瑞祥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以智能、綠色、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將引發國際產業分工發生重大調整,創新驅動已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發展格局演化加劇。一方面,發達國家繼續搶占科技領先優勢。另一方面,科技創新布局處在動態調整中,全球科技創新力量開始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散,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逐步由歐美向亞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位移。
當前,創新驅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機械工業科技發展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環境和利好政策助推。王瑞祥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行業科技創新注入了新動力。同時,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等戰略,對機械裝備提出了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需求。面對市場、需求的拉動和升級,能否鞏固老陣地、開辟新市場,關鍵取決于產業發展的質量與水平,核心環節是科技創新的對接與支撐。
但同時也要看到,機械工業發展瓶頸對科技創新提出的嚴峻挑戰。王瑞祥強調,盡管我國機械工業規模總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總體來看,產業大而不強,整體競爭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仍然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差距和問題將倒逼機械工業增強危機意識與責任意識,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肩負起加快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實現由大變強的歷史重任。
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綠色發展為主攻方向,以建體系、搭平臺、擴領域、強服務為抓手,著力夯基礎、補短板、攻高端,推動機械工業新動能增加、發展動力轉換,為機械工業實現由大變強、建成制造強國提供有力支撐。王瑞祥指出,“十三五”時期機械工業科技發展工作要落實五項重點任務。
牢固樹立發展新理念,真正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認識新常態下機械工業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理性客觀看待眼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問題,解決好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追求速度與創造新動能新供給的關系,自覺樹立起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觀能動性,使創新成為行業的統一意志和職工的共同行動。
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推進創新能力提升。依托國家強化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以及即將出臺的短板裝備等工程項目,依托國家和行業創新平臺,堅持自主原創與集成創新相結合、產學研用相結合,著力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為行業提質增效升級提供支撐。
不斷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夯實科技發展根基。加強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加強行業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服務平臺體系建設,加強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不斷規范提升科技創新體系的管理水平。
加快構建科技工作新格局,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水平。努力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著力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工作體系,注重加強調查研究,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反映行業和企業訴求,爭取將行業和企業的科技需求納入國家和部門相關計劃,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行業信息溝通渠道,依托行業創新平臺、產業技術聯盟等,探索協同創新的新機制和新途徑。
全面推進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行業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證。切實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進行業科技創新的第一要務,納入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規劃,并作為硬任務加以落實。
【推薦】
【分析】六大建議 蓄力工程機械配套件
【資訊】G3云推廣——足不出戶,聲名
【新聞】“一帶一路”有效對接“兩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