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中國工程機械遭遇“新常態”,工程機械企業不可避免的遭遇了的低位運行,但國家各項政策的提出以及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產業鏈的逐步完善給工程機械企業渡過難關增加了信心。
近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以《工程機械行業運行情況和“十三五”展望》為題向所有行業同仁分析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期間的整體運行情況以及“十三五”關于工程機械行業的展望與規劃。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與五年前相比,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格局、發展環境、行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蘇子孟在致辭中提到,整體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優勢地位明顯,工程機械產品自給率大大提升,最顯著的是企業國際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球化服務質量大幅提升,預計2015年出口為2010年103.4億美元的近2倍,其中11家工程機械企業進入世界工程機械50強行列。同時技術創新能力也大幅度提升,2010-2014年行業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并有百余項產品獲中國機械工業及省部級科技獎。而另一方面行業研發人員占比則由2003年的7.2%增加到2013年的約15%;產品優勢也逐漸突出,節能減排、綠色制造成果豐厚,滿足了國家重點領域的應用。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工程機械產品類別、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而在產品基礎上,智能化、信息化發展也取得了成效,大部分企業搭建了以ERP為核心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形成了采購、計劃、制造、財務、銷售、倉儲一體化管控平臺。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工程機械產品“走出去”獲得了中國標準的支撐。不僅如此,企業還增強了對產品售后服務的重視,紛紛積極為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使得用戶滿意度大幅提高。
然而,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國工程機械新的產品不斷推出不斷突破,而二手機械行業的問題和不足也值得注意。關于二手工程機械的退出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目前市場上存在230萬左右的國零產品及國一產品,也需有序的退出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節能減排的要求和呼聲越來越強烈,關于新的排放標準實施就要嚴格落實。在這一問題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監管制度,嚴格符合國家標準,同時也應進一步完善新機市場的準入制度以及嚴格進口管理,對進口新舊工程機械均應嚴格執行此標準。這些問題的總結為我們下一步更好地完善和發展工程機械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今年5月25日到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浙江考察并主持召開七省市負責人座談會,在會上首次系統談及到了“十三五”規劃的框架,強調“十三五”期間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而為了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實現制造大國到強國的轉變,要求工程機械行業要進一步提高產品銷售的技術附加值。據悉,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關鍵零部件制造及核心技術嚴重制約著行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對此,蘇子孟秘書長在致辭中特別講到對“十三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的展望。
他表示,未來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要以創新思路為核心、以質量優先為重點、以強化基礎為切入點、以優化環境為目標。而從技術發展趨向上看,工程機械現在正處于數字化、智能化、宜人化、節能與環保、巨型化和微型化、減量化、輕量化等技術發展階段,未來將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環境適應性、能源多樣性以及機器人工程機械方向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行業相關企業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充分的估計,積極做好了應對準備。加上我國發展潛力大、韌性大、回旋余地大,特別是“一帶一路”、 國際產能合作、《中國制造2025 》、長江經濟帶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和相關舉措將協同拉動經濟發展,更將受益于工程機械行業。
為此,未來五年內,工程機械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配合國家引導工程機械產品結構向中高端方向發展,通過環保排放、安全、能耗等技術與法規標準,限止低端產品的入市,在“十二五”期間要使高端產品的比重達到相當水平。相信經過種種舉措,未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一定會走出低谷進入一個新的良好發展周期。
【推薦】
【資訊】南方路機助力全國混凝土職業技
【定義】何謂“商砼”
【新聞】綠色建筑需多管齊下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