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不斷深化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釋放出穩投資的積極信號。業內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在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可能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資將持續擔負投資主力重任,增速有望在20%以上。
多方努力穩投資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放開民用機場、基礎電信運營、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去除各類顯性或隱性門檻,在醫療、養老、教育等民生領域出臺有效舉措,切實解決民企與國企公平競爭問題。
業內人士預計,促進民間投資的相關政策措施將加速落地,這將對制造業投資構成顯著支撐。華泰證券認為,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可達11%左右,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保住6%,預計全年GDP增速為6.7%,經濟沒有失速風險。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扭轉當前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趨勢,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推動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有針對性地解決束縛民企投資的突出問題,要切實推進“降成本”,提升民企投資回報,扎實開展“去產能”,推動民企轉型發展。發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帶動作用,發揮PPP模式的撬動作用、投資信息服務平臺的引導作用。
發改委6月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77362萬元,分別用于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項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發改委近期還下發《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通知》、《關于進一步發揮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基礎支撐作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多方面積極促投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財政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加快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和發行等。
雙輪驅動延續
房地產和基建是上半年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信達證券認為,在穩增長前提下,下半年這兩大引擎將繼續發揮作用,從而支撐6.5%-7.0%的經濟增長目標順利完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基建投資增速開始反彈。這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央主導的重大基建項目開工和建設進度加快相關。1-5月,中央政府項目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0.4%,比1-4月高0.4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明顯,1-5月累計同比增長12.2%,比1-4月高8.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發改委共批復22個基建項目,其中公路項目13個、鐵路項目5個,總投資額達3820億元。
財富證券認為,全年基礎設施投資仍將穩定增長。從項目儲備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和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較高增速,未來基礎設施投資有較強增長動力。民間投資增速下滑,一方面表明經濟活力不足,另一方面反映未來經濟增長動力可持續性不強,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華泰證券認為,民間投資積極性下滑,穩增長重擔進一步壓向政府投資,在金融脫虛入實導向下, 政府大概率側重于“發改委專項債+城投+政策銀行債”等準政府債路徑定向注資,將資金引入民生、市政建設等領域,但不大可能投放強刺激。隨著二季度基建投資投放高峰過去,預計投資增速將趨于穩健,“基建+地產”仍將維持雙輪驅動,但民間投資積極性下降已由“隱憂”變為“明火”,穩增長不僅要依靠基建托底,還要依賴地產投資的持續性。目前來看,全年地產投資增速有望保持4%-6%。
“隨著未來穩增長政策力度減弱并逐步退出,如果民間投資不能接棒,經濟增速會重新進入下行通道。”華金證券認為,政府應該繼續加大針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扶持,例如減稅,開拓新的低成本的融資渠道,以及通過推進改革降低壟斷性行業的門檻、引入民營企業等。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今年初以來投資需求回升主要源于政府主導的投資加快推動,其中就包括房地產投資。但中長期來看,有效幫助中國經濟“去杠桿”還需要依靠增強民間投資信心,以及建立更加市場化的國企激勵機制,從而提升全社會投資效率。
【推薦】
【妙招】各類混凝土地面產生裂縫的原因
【市場】綠色發展 “再制造”急需完
【業界】卡特彼勒啟動備災減災專項基金